《中国新闻出版报》记者就此对各界声音进行了跟踪采访,并采写了“修正教材谬误”成舆论关注焦点的《读周刊》封面文章,一方面反映了时下教材清理难的现状,同时也报道了浙江省部分特级教师呼吁全面修订教材、一些教育界人士提出教材修订要常态化的建议。
浙江的3位语文老师给小学教材“挑刺儿”,确实是一件好事。正是因为有了争议、有了批评,才会有这么多人关注中小学语文教材、关注中小学教材中存在的质量问题、关注中小学教材的编写与改革。从这个层面来说,这样的“挑刺儿”越多越好。
教材编写是教育、出版部门的事,但更是全社会的事,需要大家共同关注、共同努力,应在教材面世之前严格把关、严格审查程序中存在的纰漏,要给广大学生提供最好的“放心教材”。
据新华社
下一篇:中国教育如何摆脱“危机”